了解耳朵的构成及及听力损失的分类!
给大家猜一个谜语,大家猜猜这是什么?
“左一片、右一片, 隔座山儿看不见, 各种声音听得见”
我想大家心底应该有答案了,没错,谜底就是:耳朵。
耳朵是我们人体一个非常重要器官,它除了掌管听觉外,也兼具保持身体平衡的机能。正常人的耳朵可以给生活带来无限乐趣,而当我们的耳朵发生病变则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掌握人耳的一些基础知识,对于人耳保健、听力康复和助听器选配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上图所示:人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若是耳的任何一部分受损,结果可能都很严重,甚至会造成失聪,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耳朵。
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外耳是听觉器官中最先收集声波的部份。耳廓把外界的声波收集,并判断出生源的方向,声音经外耳道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四部分。鼓室的外侧主要由鼓膜与外耳道相隔。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不论是人耳的哪一部分受损,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听力学一般将听力损失分为5大类:
1、传导性聋:由于外耳和中耳的某些病变导致声波的物理震动不能通过空气、骨或其他组织的传递或传导。大多数都可医治。常见致聋原因有外耳道盯聍、异物、炎症、先天性耳道闭锁、耳膜穿孔、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先天性畸形,肿瘤,大疱性鼓膜炎,耳硬化症早期、听骨链中断等。
2、感音神经性聋:由于内耳破坏所致。指耳蜗螺旋器病变不能将音波变为神经兴奋或神经及其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传入;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辩语言,统称感音神经性聋。神经传导径路发生病变引起的耳聋称神经性耳聋。但临床上通常不易鉴别两者间的异点,故常将两者合并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常见疾病有: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耳并发病、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迷路炎、膜迷路积水、颞骨骨折、听神经瘤、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硬化或痉挛等引起的耳聋及老年性耳聋。
3、混合性聋:既有传导性聋又有感音神经性聋。如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晚期、爆震性聋等
4、中枢性聋:大脑对声音或语言不能进行正确处理、识别或理解。
5、非器质性聋:常被叫做“功能性聋”。实际上无听力机制的损害,而是
由于某些心理因素造成。
如果您有以上疾病,并且发现与他人交流出现困扰,可以来我们的知音听力中心进行相关的免费检测。
下一篇:助听器啸叫的原因及解决方法!